「妳的寶寶一次可以喝到 250 c.c.?我的寶寶喝 120 就很勉強了,妳怎麼做到的?」
幾乎每個媽媽都聽過類似的話,新手媽媽對於寶寶該喝多少奶、到底有沒有吃飽一團霧水,只能參考其他媽媽的經驗,作為比較基準。到底有沒有正確的數值呢?
如果妳是親餵的媽咪,除了無法確切得知寶寶喝的母奶量之外,寶寶喝奶的時間似乎也比喝配方奶的瓶餵寶寶來得短,這也讓新手媽咪感到非常焦慮,擔心喝母奶反而讓寶寶吃不飽。
親餵媽咪和瓶餵母奶的媽咪,別驚慌,
寶寶不一定吃越多越好。
平均而言,喝配方奶的寶寶比喝母奶的寶寶吃的較多。白俄羅斯的科學家針對 16755 個寶寶進行研究,發現喝配方奶的寶寶一個月大的時候比母奶寶寶多攝取 49% 的奶量,三個月大時多 57%,而到了五個月時差異竟然有 71%。
而在澳洲進行的另一個實驗發現一到六個月的母奶寶寶平均一次攝取約 100 c.c 的奶量,年紀越小的寶寶喝的越少。
前六個月母奶寶寶喝奶的量並不像配方奶寶寶一樣,每個月大幅增加,即使如此寶寶的成長還是一樣快速。這前六個月平均攝取奶量大約是每24個小時需 750 c.c

為何配方奶寶寶吃比較多?
1. 奶水流量
寶寶剛出生的幾個月裡,吞嚥奶水的動作會引發自主性的吸吮。奶瓶和奶頭不同,有較大的流量,吸吮較不費力,因此寶寶很自然地會吞下較多的奶水。
但隨著寶寶成長,自主性的吸吮能力會慢慢不見,因此使用瓶餵的寶寶有較高的機率會喝的過多。若你對寶寶所需的奶量是多少尚未建立概念,寶寶喝多少就給多少,很有可能都超過了他所需的份量。
2. 親餵寶寶有較多自主控制權
親餵母奶的缺點是你無法控制寶寶喝多少量,如果寶寶只喝5分鐘就停了,你也無法放心到底是否喝夠了。
這時候需要多一點耐心與時間,觀察寶寶的成長與情緒,如果寶寶情緒穩定,成長也穩定,表示這樣的量是夠的。可以放心讓寶寶控制喝奶的量。這對接下來接觸副食品有很大的幫助,你會更容易掌握寶寶對食物的接受度。
3. 大人給寶寶的份量過多
奶瓶的流量較順,寶寶拿著容易一直喝,而通常大人給寶寶的份量就決定他一餐的量。
4. 消化所需的時間不同
母奶的營養比較容易被身體吸收利用,除此之外母奶中的瘦體素和脂締素蛋白質可幫助寶寶固定食欲和新陳代謝。這些蛋白質也會影響寶寶的睡眠週期與代謝。研究發現配方奶的寶寶在睡眠中燃燒較多熱量。

另一個讓新手媽媽困擾不已的問題是:
一樣是母奶,為何親餵時寶寶一下就不吃了,把奶擠出來放在奶瓶中,寶寶甚至可以喝一到兩瓶。他平常是不是都沒喝飽?
如同前面所談,瓶餵容易讓寶寶吃比較多,不管是配方奶還是母奶。
為了預防寶寶喝太多,有下面幾種方法:
- 讓寶寶用最小的奶瓶嘴,控制流量在寶寶可以接受但不至於太大的程度。
- 餵奶時維持寶寶姿勢直立,這樣可以讓流量減緩。
- 餵奶時休息一到兩次,給寶寶機會察覺自己已經飽了。
媽咪們,不用擔心,寶寶所需的奶比你想像的還要少,雖然大部分時候他們可能吵著要奶吃,很高的機率是滿足心理的需求,並非生理需求。
文章轉譯自:theAsianparent Singapore
母奶是大學問!還有這些可以參考
喝奶的方式不同,拍嗝的方法也要跟著不同!
毒奶粉報導:法國沙門氏菌污染事件|馬來西亞毒奶粉事件
母奶媽咪吃什麼很重要!
文章有幫助嗎?還想看什麼內容呢?歡迎留言與我們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