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寶寶開始長牙了嗎?有什麼該注意的?小兒科醫師為我們解答所有照顧寶寶長牙須知!
乳齒名稱
首先,先了解寶寶的乳齒名稱,口腔分上顎與下顎,根據形狀與位置分為門齒、犬齒與臼齒。

牙齒生長的速度不同,出現的速度也不同。
- 六個月開始,寶寶會先長出門牙,通常是下顎先開始。
- 8~12 個月,會出現上顎門牙。
- 12 個月後開始出現下顎側門牙。
- 臼齒要等到 18 個月之後才開始出現,上顎或下顎順序不一定。
- 接下來才會開始長出犬齒。
- 最後一顆臼齒要等到 30 個月左右才會出現。

我們知道爸媽對寶寶長牙時期感到十分操心,包括長牙順序是否正常、是否準時等等。
牙科醫師建議這時候不要太緊張,兩次長牙之間歷經 6 個月也是很正常的事。如果在第一顆牙冒出頭之後,其他的牙過了一年還沒出現,此時請諮詢牙醫。
有些寶寶可能會先長上排牙,要是上顎的牙齒先出現了,下顎還沒長,也不必過度擔心。觀察期大概是 6 到 12 個月。
爸媽能做什麼?
這個階段爸媽能做什麼呢?牙科醫師建議爸媽不需過度緊張,X光檢查對孩子的身體有害無益,寶寶如果天生就少牙,那醫師能做的也不多。
先天性缺牙症
最常見的先天性缺牙是上下門牙,根據數據統計,大概只有 2% 到 10% 的孩童有先天性缺牙症。這在寶寶身上不常見,很偶爾才有一例。若乳牙階段就少了門牙,大概有 50% 的機會長不出恆齒。
牙醫建議等到孩子大一點了,再進行齒列矯正或植牙,以解決缺牙情況。
不實傳說
也許你有聽過這麼一說:較晚長出的乳牙比較強壯,比較晚才會換牙。這是毫無根據的謠言,牙齒的強壯程度與生長早晚毫無關係,但比較晚才出現的乳牙,的確會比較晚才換牙。意思是說,要是 7, 8, 9 個月才長出乳牙,很有可能恆齒比較晚才會出現。
照顧牙齒
牙醫師建議在寶寶長牙後的六個月進行牙齒檢查,這次的檢查會著重在建立爸媽的口腔保健、牙齒保健的知識上。針對牙齒健康,預防絕對比治療還理想。
寶寶牙齒的健康掌握在你的手中,如何教育並建立孩子正確的口腔衛生觀念,以及定期牙醫檢查,從長牙後六個月開始!
口腔保健的好習慣要從小做起:
幾歲要開始幫寶寶刷牙?怎麼刷才對?
這些跡象都表示寶寶正在長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