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尿布通常被視為早期教育中最困難的一項。訓練一個學步的小孩如廁訓練時,絕對不是1、2、3如此簡單。家長更要避免以下錯誤,否則訓練過程會更加艱辛。
1. 強迫轉換
孩子在這個階段,很多早晨你會被迫面臨濕尿布,這是很正常的。而有些天可能會有乾爽的尿布,這也非常正常。很多家長在發現孩子的尿布是乾爽時,就馬上轉換孩子穿上「大孩子內褲」,並且認為這就是「有效的」如廁訓練。
這個錯誤來自於家長希望避免孩子尿床,就延長孩子穿著尿布的時間。這會造成一些混淆,在如廁訓練中,孩子不會了解為什麼他們應該在晚上的時候去廁所。
2. 太急
其中一個家長最常犯的錯誤是在小孩發育期時,就急於給予如廁訓練。很多家長建議先分析兒童的全面發展後,再執行戒尿布。
Babycenter.com 建議注意孩子的
生理跡象:
- 四肢協調程度
- 一次的尿量
- 是否有規律的排泄習慣
- 晚上或午睡時不再尿床
行為跡象:
- 可以安靜地坐在一個地方二至五分鐘
- 可以自己上下穿脫褲子
- 不喜歡穿著濕的或是髒的尿布的感覺
- 展現對於其他如廁表現感到好奇 (想要看你去廁所或是穿內褲)
- 當他想排便時會表現出生理或口頭的跡象,例如:哼聲、蹲下、或是告訴你
- 表現出想要獨立的樣子
- 以他的成就為榮
- 對於學習使用廁所沒有感到不耐煩
- 願意合作,不會展現被動或排斥的態度
認知跡象:
- 了解便意,有便意時會口頭告知,或是能夠等到坐上便盆了才上。
- 可以遵循簡單的指令,例如「去拿玩具」。
- 理解為何要把物品歸位的原因。
- 有尿和大便的詞彙。
如果你的孩子滿足了大部分的發展條件,那可能是開始戒尿布的最佳時機。否則,你可能會犯下一個常見的戒尿布錯誤!
3. 沒有心理準備
不管你相信與否,即使所有的工作量和壓力都在孩子身上,不代表他們就必須為自己的表現完全負責。你也應該對目前的挑戰做好心理準備!你必須努力為你的孩子建立一致性和建立適當使用廁所的習慣。如果你還沒有準備好接受挑戰,不要強迫這個議題。
一些家長聲稱已經開始了這項任務,但卻沒有認真對待這項任務,他們的孩子又重新回到尿布上一段時間。顯然地,這可能會讓孩子們感到困惑,並會阻礙他們的發展和整個戒尿布的過程。
在強迫你的孩子們進入這個轉變前,確保你已經準備好迎接挑戰。
4. 過度依賴訓練褲
不要過分依賴或太長時間依賴訓練褲。無論如何,這些有用的褲子在公共場合真的很有效。雖然他們在早期階段對你的孩子來說確實是實用及有用的,但家長有時會犯下讓孩子穿太久的錯誤。
穿著內褲,孩子們會很清楚的知道問題,他們未來才有可能修正錯誤。如果他們總是穿著訓練褲離開家,他們可能會變得自滿,導致戒尿布成功的時間延長。
對今天的主題有任何建議、疑問或感想嗎?歡迎於下方留言和我們分享!